当前位置:生活聚焦网热点正文

切好的三文鱼≠可即食上海商场查看发现一些食品标签误导顾客

2020-01-21 20:22:19  阅读:617 作者:责任编辑NO。许安怡0216

新民晚报讯(记者 裘颖琼)一盘改刀后的三文鱼,被切成一片片,又和生鲜放在一同,买回去的顾客难免会误解这是一盘可即食的三文鱼。今日,记者跟从上海市商场监管局法律总队在检查中发现,一些“非即食”的三文鱼在包装标签上存在问题,简单误导顾客。

图说:上海市商场监管局法律总队在检查中发现,一些“非即食”的三文鱼在包装标签上存在问题 裘颖琼 摄(下同)

在万象城吴中路店的OLE’超市,法律人员在鱼类生鲜专卖区发现,几盒非即食的三文鱼和其他鱼虾类被摆放在一同售卖,其间还有一盒被显着改刀成一块块。但是细心检查三文鱼的标签,在鳞次栉比的文字中,又标着一行并不显眼的小字“食用方法:加工后食用”。

“这些三文鱼是能够直接生吃的吗?”“不能够,要加工处理的,已经在标签上写上了。”但是,法律人员和记者说,这样的标签并不标准,要加工处理,是热加工仍是冷加工呢?都没有标明清楚。

法律人员进一步解说,当时,上海一些超市卖场、农贸商场等食物出售单位现场制售三文鱼、金枪鱼等水产品的鱼柳、鱼段现象遍及,而这些鱼柳、鱼段制售进程并未到达即食食物的条件和要求,但顾客易将这些特定种类的鱼柳、鱼段直接用于生食,特别是三文鱼,是最简单被混杂的。

为此,在本年1月中旬,上海市商场监管局专门拟定出台《食物出售单位现场制售非即食三文鱼等特定水产品食物安全办理攻略》。依据规定,非即食的三文鱼标签内容应包含品名、产地、加工(切割)日期时刻、保质期(食用期限)、单价、净含量、出售价格和警示语等。

图说:一盘改刀后的三文鱼,被切成一片片,又和生鲜放在一同,买回去的顾客难免会误解这是一盘可即食的三文鱼

特别有必要留意一下的是,警示语有必要“一望而知”,让我们顾客明明白白。依据规定,用于奉告顾客该类产品应加热熟制后食用的警示语,可选用“非生食产品”、“非即食产品”、“需熟制后食用”等。并且,出售货台也应在夺目处标上显着的警示语。

在现场制造要求上,宜建立专用操作区域,并按三文鱼、金枪鱼等特定水产品的粗加工清洗消毒、切割、包装等加工环节区分区域。此外,出售区域与或许穿插污染的禽肉分隔设置。待售加工包装后制品宜设置独立的冷藏出售货台,和其他食物一起寄存同一冷藏出售货台的应分隔寄存、避免穿插污染。

OLE’超市负责人蒋先生表明,将依据法律人员的要求,先进行改标签,并区分专门区域进行出售,并在货台上贴上显着的警示标语。

此外,在万象城5楼的囍凤楼餐饮店,法律人员也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在冷菜间的操作人员没有配戴口罩,餐桌上的食用碗具中有一个碗被快检查出餐具不干净,法律人员已要求餐饮店负责人当场改正。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