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聚焦网热点正文

假如你是咖啡人我期望2020年你也去一次云南

2020-01-14 15:36:50  阅读:6450 作者:责任编辑NO。谢兰花0258

2019年底之前,我接到来自《新京报》的采访,记者老师问了很多关于咖啡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2019年你最特别的咖啡体验是在哪里?”

收到采访问题的当时,我正在云南,跟着MANNER COFFEE的团队走访咖啡庄园,我们露营在大开河咖啡庄园的处理厂里,脚边是无数的咖啡豆,头顶是漫天的繁星,于是我回答说:“2019年我最特别的咖啡体验,就是此时此刻,在云南。

这是对于我来说,一次很特别很特别的旅行,旅行中的每一天都在感动,在学习,在看到,在改变关于云南咖啡的印象,感觉自己可以喝到咖啡,可以身临其境而感到幸运。

其实每年都有机会去云南看,但是似乎一直没有给自己找到一个必须前往的理由,这一次恰巧可以与MANNER COFFEE同行,于是满怀期待的上路。

这段行程从昆明出发,MANNER COFFEE的创始人韩玉龙和Lucy做领队,集结了三辆房车,背上了露营的所有装备、烘豆机、咖啡机,每天驱车超过几百公里,走访了普洱和西双版纳的两个咖啡庄园,度过了作为一个咖啡行业观察者来说,异常难忘的7天。

抵达与亲见

告别寒冷的北京,抵达温暖的云南,摩天大楼从眼前的天际线消失,只有千变万化的云舒云展,只有橙色的夕阳和如河流静止的星空,让人感慨美好的咖啡应该存在于这样的美好的地方。而不管对于云南和云南咖啡有着什么样的认识,我希望有机会能够在这一次的亲眼所见之后,将其重建。

第一站:林润咖啡厂,普洱

云南有多个咖啡产区,保山、普洱、孟连、德宏、西双版纳、临沧都有咖啡种植,普洱是最近几年非常受关注的产区,当地政府对于咖啡产业给予了较多的支持,有许多知名的咖啡庄园,也是雀巢和星巴克最主要的采购地,咖啡豆的产量占整个云南的一大半,而本地慢慢的变多的咖二代愿意去接受和学习新的技术,生产更富价值的精品咖啡,始积极走出产地去对接市场。

我们拜访的第一个庄园是普洱思茅地区的大开河咖啡厂。年轻的庄园主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林润梅,大家都亲切的喊她“梅子”。

梅子,年轻的咖啡厂长

梅子的父母从20几年前就开始种植咖啡,大部分的咖啡都卖给了雀巢,梅子小时候却并没有喝过自己家的咖啡,很多的农户也并没有喝过。因为咖啡豆都卖给雀巢这样的大公司,采购方负责检测和定价,以期货价为准,农户并不了解自己的咖啡,等于将咖啡的定价权都拱手让人。梅子回国后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决定为改变云南咖啡做出一份力量。她在云南品鉴中心接触到了精品咖啡的概念,去学习了Q-Grader,学习了很多新的咖啡处理技术,并且开始试验,年纪轻轻的就当上了咖啡处理厂的厂长。

当SeesawCoffee的品控阿奇第一次喝到了梅子处理的咖啡,便开始了跟林润咖啡的合作。“林”和“润”这两个字分别来自梅子父女二人,梅子的父亲全名是“华红林”,咖啡熟了满山的咖啡林子都是红色的,让人想起20年前父亲带着乡亲们把咖啡树种满山林的场景。

水洗、日晒和蜜处理的咖啡都可以在晾床上看到

MANNER COFFEE也是梅子的合作方,老韩每年都会来这里很多次,参与咖啡豆的测试,及时与梅子反馈咖啡豆烘焙和市场反馈的状况。2020年将会是MANNER COFFEE发起“好咖啡、中国造“的第三年,继续推广云南咖啡的背后是深入产地与种植者进行良性、良心的合作。

林润咖啡庄园的“小蜜蜂”

这一款被称为“小蜜蜂“的蜜处理卡蒂姆咖啡今年将会被用在MANNER COFFEE的门店中。老韩说这款咖啡的甜度和干净度都非常好。“小蜜蜂”象征了勤劳的咖啡农,第一步采摘全红的咖啡果,把经过“浮选”的咖啡红果进行48小时的发酵,之后进行30天的低温晾晒。所以经过这样处理的咖啡,糖分充分的发酵,拥有水果的香气和甜蜜的口感。

梅子测试的咖啡新品

我们在梅子家扎营了两个晚上,看到了脱壳厂的工作,看到了梅子和小伙伴处理咖啡的日常。

星空下的燃起篝火,围炉讲起了关于咖啡的往事。梅子的爸爸华红林从1988年开始种咖啡,当时只有雀巢的专家留下的一本种植手册,云南的咖农们一直缺少专业相关知识和种植技术的指导。普洱的土壤品质偏酸,受树种本身的限制,咖啡的风味平淡,但是通过特殊的处理方式改良,让咖啡的风味和甜度被突出出来。这样的情况在普洱也多了起来,一些“咖二代”有了做精品咖啡的意识,精细的种植,采摘全红果,提高咖啡的品质去获得咖啡的定价权。

梅子家的咖啡林

云南的咖啡从当年的12月到来年4月都是采摘期,基本可以采摘4次,一般来说一个工人一天可以采摘60公斤的全红果,处理得到10公斤的咖啡生豆,之后再做处理,传统的水洗和蜜处理需要20天,而日晒则需要一个多月。我们6个人2小时采摘了18公斤的全红果,可以处理得到4公斤的生豆,烘焙3公斤的瘦豆,在门店出品200杯咖啡。在山间弓腰劳作的感受,很难用一句话去表述(确实非常辛苦,摘了两个小时的咖啡豆就浑身酸疼),美好的事物来之不易,享受其美好的我们该懂得珍惜。

在梅子的指导下第一次采摘咖啡的我们

咖啡林很美,连绵的远岱尽收眼底。梅子种植了各种水果树来遮荫,芭乐、碧根果、芒果,各种不同香气的果实也会给咖啡带来新的风味。

第二站:云澜咖啡庄园,勐宋乡,西双版纳

这是整个云南最特别的一个咖啡庄园,这里的咖啡故事也格外有感染力。

云澜咖啡庄园

早在几年前《内心引力》的电影上映的时候,我就看过张老大和云澜咖啡庄园的故事,在电影里,雕刻时光的创始人庄仔到西双版纳寻咖啡,与他有许多对手戏,尊称他是“咖啡教父”。抵达西双版纳我们便直接上山,映入眼帘的是咖啡晾晒床和张老大培育咖啡种的温室大棚。

张老大的咖啡大棚

老韩带着我们去看温室大棚里的咖啡幼苗,张老大的大棚堪比一个小型的咖啡博览园,从阿拉比卡、波旁、哈拉尔、肯尼亚、铁皮卡、瑰夏,各种树种都有。这样的育苗大棚在整个云南也只有这里有。老韩说这是他最欣赏和支持林老大的地方,所以MANNER希望有机会能够通过跟他们庄园的合作,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看看云南这块土地上是不是真的能够长出好咖啡。

缸里的全红果和水洗池

倾听与诉说

19世纪初,法国传教士带着咖啡树来到云南宾州的朱苦拉,从此之后云南小粒咖啡成为了当地人种植、冲煮和售卖的经济作物。

坐在院子里跟我们聊天抽烟的张老大

张老大是上海知青,上世纪70年代来到云南,今年已经67岁。原本从事的行业是橡胶种植,有眼光的张老大一早就看出来橡胶种植在云南并不会有太好的前途,于是开始思考留在云南做自己的事业。在上海,张老大喝过咖啡,喜欢咖啡,而西双版纳的气候和土壤都适合种咖啡,于是张老大决定种咖啡。

2005年,张老大承包了800亩咖啡林,从产量高的卡蒂姆种的咖啡开始种植,但是张老大发现这样的咖啡品质不高,卖不出好的价格,倔脾气的他砍了树,开始尝试新的树种,还曾捧着一大本书去中科院的植物研究所请教专家。在张老大的田地里,这些新的树种都来之不易,很多是他的朋友听说了对于咖啡树种的执着,特意从南美和非洲偷偷带回的咖啡种子,张老大也没有辜负这些心意,悉心的育种,科学的种植,让它们这800亩田地生长遍布。

别人家的咖啡树种的都很密,但是张老大却把树种的稀疏,每棵树之间留足了空间,让他们有充足的养分去生长。他亲自带我们上山去,去看他2018年移栽的瑰夏树。在这一片海拔1900多米的梯田上,长满了珍贵的来自巴拿马翡翠庄园的瑰夏和牙买加的紫叶铁皮卡。

这应该是整个云南唯一的瑰夏田。站在瑰夏田里,张老大让我们挑一颗全红的果子尝一尝,告诉他味道如何,他说自己年纪大了,味觉不好了,但是他想清楚自己种的瑰夏跟巴拿马的有啥不一样的区别。

我们告诉他,这颗咖啡果子很甜,如荔枝果肉般清甜,像蜂蜜一样醇厚悠长。

“西双版纳有最好的雨水,有最好的海拔和温差,好好的养护土地,科学的施肥,自然会长出好的咖啡树。”说这话的时候,张老大像是一个20几岁的年轻人,雄心壮志,朝气勃勃。

分享与传达

这一次的旅途,我们是带着咖啡机上路的,一边是为了满足我们这些“咖啡瘾君子”,另一方面是想要做牛奶咖啡给咖啡农喝。

MANNER COFFEE夫妻档

在梅子家的咖啡厂里MANNER COFFEE的咖啡车营业,老韩和Lucy给大家用云南咖啡做咖啡。在艳阳之下,咖啡晒厂里里排队喝咖啡,让人想起了MANNER在南阳路的小窗口。

在张老大的咖啡田,我们带着烧水壶和手冲设备,在咖啡田里煮咖啡,席地而坐喝咖啡,有趣而难忘。

在云澜咖啡庄园的最后一天,我们收到了从上海寄来的鲜牛奶,我们用露营的设备搭了一个简易的吧台。

请张老大把咖啡田里的咖农们都请了过来,使用跟MANNER上海门店一样的拼配咖啡,这只叫做“香草冰淇淋”的意式拼配里有来自云澜庄园的咖啡豆。

老韩跟咖农们说:“这就是你们种的咖啡做成牛奶咖啡的味道,它很甜,很均衡,在上海客人们都很喜欢,很多老外特别的喜欢。希望你们可以种出更好的咖啡。”

他们是第一次喝到这样的咖啡,第一次有如此的体验,嘴上不住地说着“好喝”,脸上绽放着真实淳朴的笑容。

行走与咖啡

在此行之前,如果有人问我云南咖啡如何,我的回答可能是“平凡”。然而在跟着MANNER COFFEE去云南之后,我理解了这句“平凡”的不公平,或者说“平凡”之后的“不平凡”。

“行走”对于[行走的咖啡地图]来说是一个很关键的词。只有行走,只有真的到达了现场才能够了解。虽然我们城市的咖啡馆里也能够喝到云南咖啡,但是我们并不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和真实的状况,虽然我们大家可以熟练地描述着咖啡的风味,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土地和雨水,什么样的人去滋养了这些咖啡树。

跟着MANNER COFFEE的一趟旅程,让我看到了真实的云南咖啡,也懂得了下一次被人问到“云南咖啡怎么样?“的时候如何客观公正的作答。云南咖啡有它自身的劣势,但是咖啡在云南真的还很年轻,它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所以它要求我们的帮助和关注,已经更多的沟通和分享。非常欣慰的看到咖啡人还是如此的热爱着咖啡,像老韩、lucy等优秀的中国咖啡人,他们愿意为了中国自己的咖啡去努力,通过沟通、分享和交流,通过商业的方式帮助和激励咖农。

“好咖啡,中国造”对于MANNER来说从来不是空话。为何需要去支持云南的咖啡?很简单的理由,因为这样做才能够帮助一群勤恳劳作的中国人。咖啡好了,能让云南的咖啡农的生活也变好。

如果你是咖啡从业者,不管你是开店,还是咖啡师或者烘焙师,有机会的话,请去云南看看吧,在这里你能够正常的看到跟世界接轨的处理法的实验,能够正常的看到咖啡如何从红果变为青豆子,可以听咖农讲述土壤和阳光雨露的故事,更清晰地感受咖啡作为一种农作物在它生长变化中的魅力。作为可以接触到更多消费者的我们,也有一份责任去把真实的故事讲述。

感谢这一路照顾我们的“地表潜行”,很高兴认识了几位热爱的咖啡朋友,围着篝火,仰望星空的记忆将会成为生命中难忘的瞬间。当同行的vlog博主麻迷子问大家:“咖啡对于你来说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很有趣,咖啡是缘分,咖啡是咖啡师的灵魂,咖啡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直在咖啡庄园招待我们的张老大的妻子说:“咖啡对我是责任,我的爱人喜欢种咖啡,我就陪着他,支持他。“

热爱咖啡的我们,会一直在行走的路上。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